地名的起源与境域变动

潜江因水得名。据明郭子章《郡县释名·湖广卷》“潜江县,汉水从郧襄来,至县北三十里,芦状河分其水,经县东南流入于江,日潜水。《尔雅》云:.水自汉出为潜。'故云潜江,县因以得名。
 
潜江县,宋乾德三年(965)置。《宋史·志第四十一·地理四》记载,“潜江,次畿。乾德三年,升白状巡为县。”据《太平寰宇记》,“唐大中十一年(875)以人户输纳不便,置征科巡院于白。”隶属于荆南节度使管辖。五代改白状为安远镇,为荆南国属地。宋初,升白涨巡为县,县治即设在安远镇。

潜江之名从宋乾德三年(965)置县起沿用至今(2019),已达1054年。
 
潜江地域也随着历史的发展时有变动:1949年7月,京山县的多宝湾、拖船埠地区,江陵县的观音庵、罗潭口、金家场、李家场等地,河阳县的金家场、王家滩、下胡家台之线以西之地,监利县的东荆河以北、新沟坝及其以西之地划入本县;本县则有长四垸、漳湖垸各一部划给荆门,漳鸡、西湾两境划给江陵。次年春,天门大王庙西北之地又划入本县。当时,县境的南端收缩至从家湾附近的东荆河心,北端延伸至汉(口)宜(昌)公路与天门河交叉处,东、西两端如同现状,面积增至1919平方千米。
 
1954年3月,江陵的第十二区(张金)、第十三区(徐李)约530平方千米划入本县,全县面积达2449平方千米。
 
1955年7月,本县汉江以北的第一区(多宝)、第六区(张港)约530平方千米划归天门,全县面积复为1919平方千米。
 
1956年春,荆门的积玉口、凤姣、樊家场等地约49平方千米划入本县,全县面积为1968平方千米。
 
1958年,本县的萧家湾、魏家岭、萧邓家台等地划给江陵。次年中干渠通水,渠以东之江陵县地(含上年划出地)划入本县,全县面积为1985平方千米。
 
1959年,田阳台以南的白鹭湖中部及其以东的潭港、冉家集等地划给江陵;次年转属监利白鹭湖农场。1962年12月,该场与潜江西大垸农场合并为省属西大垸农场后,其五岔河、密台以北辖地(含1959年划出地)划入本县,全县面积为2004平方千米。
地名综述政区概况历史沿革域境变迁地名成规大事记
地名查询政区聚落城镇街巷交通运输水系类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红色地名地域品牌
图文地名图文地名
信息发布命名信息更名信息
地名法规地名法规

Copyright © 2021 www.qjdmfw.cn 潜江市地名公共服务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079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