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地名故事 > 地名人物 > 地名人物

高场初杲

高场初杲

《中国人名大辞典》对初杲(gǎo)是这样记载的:“初杲,明,潜江人,字启昭。正德进士,嘉靖初授御史。议大礼,引经抗疏,忤旨廷杖几毙。后劾都御史席书,憸(xiān,奸佞、奸邪之人)邪侧目。寻转河南佥事,擢云南参政,乞休。”
初杲,今潜江高场一带人。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也就是历史上最荒淫暴虐、怪诞无耻的昏君明武宗朱厚照暴死的那年,初杲考取了进士。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登基的那年,即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初杲被授都察院监察御史。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唯一的儿子,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崩驾”,由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祐杬的儿子朱厚熜继位,即嘉靖皇帝。朱祐杬是宪宗赐封在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市)的兴王,也是朱祐樘的弟弟。说简单一点也就是堂弟继位。嘉靖皇帝朱厚熜登基不久,要把自己的生父朱祐杬封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皇),并将明孝宗朱祐樘改封“皇伯考”。
以明武宗时的首辅杨廷和、刑部尚书金献民等大臣为首,引经据典,上疏坚决反对,可嘉靖皇帝却不改初衷。在杨廷和等大臣的影响之下,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愚忠无度的初杲和二百多位朝臣、官吏跪伏于皇宫文华殿门前放声大哭,上疏请愿,要求嘉靖皇帝改正“错误”的封号。嘉靖一怒之下,下令将杨廷和等为首的大臣削职为民(有的充军戍边);对四品以上者夺俸;对五品以下者(一百八十人)实行杖谪,其中十七人被杖毙;对一百一十名顽固不化者下大狱。
值得庆幸的是初杲命大,他不仅没死,后来又慢慢官复原职了。据初智强所著《初氏通谱》所言,初氏宗族人有“忠孝正直,倔强执着,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等特点。官复原职后的初杲,没有因“议大礼”遭廷杖而变得圆滑世故,继续大胆地履行御史监督百官之职责。这一次他上疏弹劾的是都御史席书。结果“上疏不当”,弄得“憸邪侧目”,被人们视为奸佞小人,遭众人不齿而侧目。
此时的初杲确实正直、愚忠到有点不识时务。席书在“议大礼”前还只是贵州的副都御史,“议大礼”时他上疏,以宋英宗赵曙入继大统为例,认为议尊皇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顺理有据。此疏正合帝意,乃赐召入宫,并成了嘉靖皇帝的红人。
好在初杲正直忠孝名声不错,皇上并没有因此降罪于他。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冬,朝廷授他代理按察使司佥事(正六品)职,出京城“巡视山西河东(衙署在今山西运城)盐法、浚渠、筑堰”。初杲到任后,首先整治盐务,严厉打击奸猾盐商和私盐贩垄断并扰乱盐市之劣行,商民拍手称快。整治盐务市场,规范对官吏的管理后,接着督导地方官员疏通河道,筑堤防,老百姓万分感动,并为其建祠堂供后人纪念。
从《堂记》还得知,初杲在山西任职不到一年,即调任河南按察使司佥事。
初杲在按察佥事任上,干得最有影响而载誉史册的事是剿灭“流贼”王长子和洪辅。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初杲擢升云南参政,即布政使司的辅佐官或副职(从三品,相当于今副省长)。他在这一岗位以王道为本执政,慑乱治恶,奖励农商,多次受到朝廷表彰。因健康方面的原因,初杲没有达到退休年龄(明朝也是六十岁),即“上疏乞休归田”。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初杲寿终正寝,葬于“县南崔家垸”,即今杨市街道刘岭村一带。随后,家乡人民在县城西街专门为其立了“恩荣坊”牌坊,并在万历年间经朝廷确认为“乡贤”,进了供后人敬仰祀奉的乡贤祠堂。
 
/郑家荣
地名综述政区概况历史沿革域境变迁地名成规大事记
地名查询政区聚落城镇街巷交通运输水系类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红色地名地域品牌
图文地名图文地名
信息发布命名信息更名信息
地名法规地名法规

Copyright © 2021 www.qjdmfw.cn 潜江市地名公共服务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07955号-1